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师
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川教[2006]187号
各市、州教育局:
现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印发你们,请各地根据全国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十一五”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巩固“两基”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十一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将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以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附件: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四川省教育厅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通知
抄送:教育部人事司、师范司,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
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各高等学校
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
附件: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了全面实施《四川省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思路(2001年──2010年)》和《四川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规划如下:
一、“十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1、“十五”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在我省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队伍的总量基本保证了“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2005年,我省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72.71万人,承担着1400万在校生的教育教学任务。随着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教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基本满足了我省基础教育特别是“普九”的基本需求。
——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具有高级职务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0.03%、1.68%、19.6%提高到2005年的0.23%、4.26%、22.2%,分别提高了0.2、2.58、3.04个百分点;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由2000年的96.48%、84.46%、61.86%提高到2005年的98.26%、93.96%、78.02%,分别提高了1.78、9.5、16.16个百分点;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4.57%、10.02%提高到2005年的55.91%、30.14%,分别提高了41.35、20.12个百分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取得明显成效,队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中青年教师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在高级教师中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比例从2000年0.02%、0.59%、9.45%提高到2005年的0.14%、2.21%、13.65%,分别提高了0.12、1.62、4.2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建立起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变,业务水平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大幅提高,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十五”期间,我省教师受教育部、人事部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有110多名、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20多名,我省评选表彰了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00名、四川省师德标兵100名、四川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000多名、四川省优秀班主任100名,优秀校长200名。
——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了《四川省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和校长聘任制全面推行,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新任校长普遍接受了任职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率保持在95%以上,校长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教师地位和待遇有较大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基本稳定,待遇逐步提高,全省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基本形成,教师职业正在逐步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教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我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已全面展开,全省中小学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的轨道,依法治教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依法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2、“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当前,我省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我省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尽快提高我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尽快提高教育水平,发展和建设高质量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科教兴川战略、人才强省得到全面实施,尊师重教风气基本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初步形成;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教师培训与教育手段实现跨越式进步;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矛盾: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教师继续教育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知识更新缺乏机制保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学段分布与学科结构不合理,区域性分布失衡,教师资源配置亟待优化;教师补充渠道单一,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新的学校用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尤其是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偏低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师在住房、医疗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侵犯教师合法权益事件时有发生;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等等。面对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新情况,在社会对教育多方面需求日益增长的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