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上午9:00,“基于领域教学知识(PCK)的学前教育培训及效能研究”(数学领域)四川实验园3月“数运算”主题专家线下指导活动在西航港幼儿园如期举行。来自温江区鱼凫双语幼儿园、天府新区合江幼儿园、双流区西航港幼儿园三所实验园及双流区公兴幼儿园、叶美蓉名师工作室、西幼教育集团园等共百余老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此次研讨有幸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黄瑾教授、双流区研培中心高永琼老师为特约专家。内容包括数运算主题下集体教学活动的展示和个别化学习材料的分享探讨。
上午是集体教学活动展示、说课及专家点评。鱼凫幼儿园赵怡老师带来的小班数学活动《寻找桔子宝宝》,借用找桔子的情境,让幼儿掌握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合江幼儿园陈玥老师带来了大班数学活动《狼抓羊》,在“老狼几点钟?”的游戏中让孩子体验8的多种分合法。
西航港幼儿园吴莎老师带来了中班数学《装小鱼》,通过找座位、装小鱼、送小鱼,进一步感知10以内数量及相邻两数间大小关系。
黄教授分别在每位老师说课后及时做了细致点评。在肯定教师教态及环节流畅基础上,她结合具体活动案例,指出教师要找准具体核心经验设计活动、注意活动密度、弹性调控课堂节奏和课堂张力等,化无形的教学理论为可操作的教学实践,老师们都深受点拨。
中午,老师们利用进餐间隙,分三组对上午及本阶段研讨困惑进行了积极讨论及梳理,热情高涨。
下午是是个别化学习材料展示及专家点评。鱼凫幼儿园分享了小班材料《趣味糖果》、中班材料《小果园》和大班材料《水果牌》;
合江幼儿园分享的材料是小班《动物搬新家》、中班《动物棋》和大班《小棒分分乐》。
西航港幼儿园分享了小班材料《母鸡下蛋》、中班《筹码换水果》和大班《我们凑在一起》。
黄教授分别对三个幼儿园每一份个别化材料进行了点评,在肯定大家材料具有较强创新性和情境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黄教授说到:个别化材料要有开放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最大化与孩子互动,一物多玩。同时要关注孩子运用材料玩耍的情况,不让其思维被预设的玩法所限制。
是的,学之以“鱼”,不如学之以“渔”,相信在直击现场、与专家面对面的研讨方式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基于实践活动中交流、碰撞、反思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