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0日 11:00
随着ChatGPT、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概念,而是深刻重塑社会、经济和教育形态的“新生产力”。面对这场技术革命,基础教育如何顺应趋势、主动求变,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025年7月18日,双流区第一届中小学“校长领航班”的学员们以炽热的学习热情,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鹤卿厅开启了第五日的深度学习。骄阳似火,恰似双流教育人探索未来的赤诚之心;思维碰撞,更显教育变革的蓬勃生机。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权威学者曹教授以《AI赋能未来课堂转型》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专题讲座。曹教授从工业时代现代学校的作用谈起,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宇树科技、deepseek等人工智能企业的成功案例,指出AI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将在未来彻底改变知识传递、技能培养和思维训练的教育范式。曹教授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代表着一项技术突破,更折射出新一轮科技革命演进态势,甚至会对人类的知识获取方式和教育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他从“AI赋能精准学习、AI赋能流程再造、AI赋能场景重构”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变革路径。
曹教授的讲座为学员们打开了“未来之窗”,大家认识到,教师应以更智慧的方式回归教育本质——从“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我们需要重点培养三种能力:一是AI无法替代的能力——同理心、伦理判断、跨学科整合能力,二是与AI共生的素养,三是数据思维、算法理解、人机协同意识。
各学校校长作主题分享
下午至晚间,按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课程安排,是由各位学员交流分享他所在学校的教学成果及办学思想,分四组进行,每组各有两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专家们通过精准的问题诊断、深入的点评剖析和细致的方法指导,为学员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专家们就学员的分享作点评指导
今日培训,既是AI赋能教育的“启蒙课”,更是双流教育人自我革新的“宣言书”。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课堂,是人与机器共舞的舞台;未来的学校,是数据与人文交织的生态园。
教育家杜威曾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以坚守教育本质的定力引导技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站在AI的肩膀上,看见星空与远方”。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双流区第一届中小学校长领航班的各位学员将以今日所学为火种,以创新的意识和变革的勇气,点燃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既有科技高度、又有人文温度的未来!
撰 稿:张兰
编 辑:郑伟
初 审:程沙 罗强
终 审: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