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重复”之美 共研教学新篇--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叶林梅名师工作室赴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作者:郭思巧 来源:集团化办学 发布时间:2025-06-23 18:33 阅读次数:69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研讨,促进校际资源共享,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叶林梅工作室于515日走进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学校,开展以探索‘重复’之美,共研教学新篇为主题的教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与评课两个环节,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

 

【第一环节:课堂展示显匠心】

工作室成员张娅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示范课《重复的奥妙》。课程以民族文化中的规律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民族服饰纹样”“节日灯笼排列等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推理重复性规律。1.jpg2.jpg3.jpg
    张老师采用问题链驱动教学,借助小组合作、思维可视化导图等多元策略,让学生在"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创造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建立符号化数学模型。课堂中,学生踊跃展示用图形、数字、字母等不同方式表征规律,充分体现了数学眼光观察世界,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素养导向。4.jpg

5.jpg 6.jpg

 9.jpg

【第二环节:研讨评课促提升】

叶林梅老师的组织下,全体教师围绕课例展开深度研讨。评课环节中,张娅老师首先从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及教学反思三方面进行说课。

随后,与会教师积极发言: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张老师通过观察实物→发现规律→语言描述→符号表征的阶梯式设计,帮助学生逐层抽象数学模式,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随后叶老师指出在符号表征环节建议可增加对比优化:当学生用不同方式(如文字、图形、数字)表示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简洁?为什么?,通过对比自然渗透符号化思想。10.jpg11.jpg

严老师则从跨学科融合角度提出本节课关联音乐节奏、美术图案等拓展规律认知可以深入与音乐课进行学科融合,可将音乐中的节拍融入其中,让同学们根据屏幕中所给的拍子,进行实践活动12.jpg13.jpg

最后,工作室导师叶林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文字表达的框架构建是否必要,如果先给出作答框架是否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工作室成员对此进行思考。最后总结得出,可以先提问给予学优生思考的时间,在优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其他学生一个回答的框架。15.jpg

 

  本次交流活动通过实践+反思的双向循环,为教师搭建了思维碰撞的平台,既展示了工作室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促进了校际间教学智慧的融合共生。叶林梅工作室将持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资料】:文玲玲、何柳

【编辑】:易知洋

【初审】:张  帅

【复审】:李红艳

【终审】: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