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 “双减” 政策号召,探索数学复习课提质增效的创新路径,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数学组于 2025 年 6 月 4 日上午开展 “期末复习计划交流” 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廖茜妤老师主持,各年级分中心学科干事依次分享各具特色的复习规划,周校长与梁校长从全局视角进行总结指导,为构建系统化、高效化的期末复习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年级数学组干老师以“‘数’业有专攻,复习有策略”为主题进行分享。其分享内容逻辑清晰,层层递进:1.精准定位:首先深入进行学情分析,精准把握学生需求;2.明确方向:进而确立核心复习内容与具体目标,确保复习有的放矢;3.优化方法: 注重运用多元化复习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科学规划:最终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安排表,科学把控复习进度。
二年级数学组王老师系统梳理了复习工作的关键环节:从学情分析入手,明确了复习目标与重难点,规划了复习内容与要点,并制定了复习方法、策略以及复习计划安排表。王老师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注重多鼓励学生。为帮助学生高效梳理知识体系,她建议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同时,针对性地设计专项训练,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分别从学情分析、复习内容及目标、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安排表和复习预期效果等内容进行分析。他们提出,复习不仅要提高效率,系统分析本册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希望通过期末复习能使学生发展“四基”和“四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年级数学组古老师围绕“温故知新,扎实未来”的核心理念,制定了期末复习计划。从学情分析、复习目标、复习内容、复习安排和复习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剖析了本册的知识,以点带面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合作复习、进行个性化辅导等,以期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五年级数学组的张老师以“搭建认知框架,培育关键能力”为主题,围绕知识内容梳理、难点突破策略、方法创新及效果评估等核心维度,形成逻辑清晰的复习框架,助力学生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通过多样化策略激发学习自主性,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结合趣味化评价机制,实现知识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双向提升。
六年级数学组芦老师提出“夯实数学根基,开拓未来之路“,分别从分析学情,找准问题、明确目标,把握方向、复习内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安排表和复习预期效果等六方面进行分析,芦老师强调复习不仅要复习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家校合作。
最后,周校长和梁校长对本次期末复习计划的分享进行总结发言。梁校长对于复习怎么做提出四点建议:联结知识、合作探究、深挖知识本质、内化迁移,实践应用,最后尝试以项目式方式设计开放式的任务,解决真实问题的问题。接着,
周校长强调,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复习策略是提升效能的关键。她要求教师们着力实现复习过程的“三化”目标:知识结构化、能力运用化、学习自主化。为达成此目标,可创新采用“小先生制”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同时,周校长指出,课堂质量和作业设计是保障复习效果的重要抓手。她要求教师们深入研究如何上好高质量的数学课,并精心设计有价值的作业,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校长殷切期望,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在期末复习阶段切实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学业的全面进步与成长。她强调,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步提升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并号召大家为此目标不懈奋斗。
本次教研为教师们高效、科学地开展期末复习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