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言通世界: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融合创新实践研讨
——成都市张玲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开放活动
2025年5月10日,由成都市张玲名师工作室与四川省李芳蓉名师工作室联合承办的“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融合创新实践”研讨活动圆满落幕。川南渝西李闯名师工作室、遂宁市罗庆名教师工作室、德阳市王庆名师工作室、南江县李碧华名师工作室协同联动,共同开启了一场跨区域教育智慧交融的盛会。
本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聚焦"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核心命题,通过多维度研讨探索AI技术赋能英语学科教学的新模式,着力构建数字化时代语言素养培育体系,为提升师生数字胜任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高朋满座,来自全省各地的教育专家、教学改革先锋与科研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所长尹毅发表了致辞,他从职教高考改革谈到中职英语教学,鼓励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职教高考的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强调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融合共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大家指明了研讨方向,也为整个研讨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刘晓斌教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的技术与方法》专题讲座中指出,AI作为新质生产力正在引领教育生态变革,其核心价值在于与教师形成协同创新而非替代关系。讲座通过解析kimi、豆包等AI工具的教学实践,系统展示了智能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路径。刘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人机交互对拓展教学内容边界、深化师生语言互动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智能化英语学习生态提供了从工具应用到方法创新的完整框架。
聚焦人工智能与中职英语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四川省李芳蓉名师工作室、成都市张玲名师工室、川南渝西李闯名师工作室、遂宁市罗庆名教师工作室、德阳市王庆名师工作室、南江县李碧华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开展主题沙龙活动。
名师工作室成员四川苍溪县职业中学李蓉老师针对中职生英语阅读预习低效、情境单一等问题,以高教版《基础模块3》Unit3Reading为例,创新设计AI情境闯关教学,破解传统数据采集难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中等教育分社副分社长崔峣以《“变”与“不变”:变革时代的中职英语公共基础课教学》为主题,辩证阐释教育本质坚守与技术创新的共生关系。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曾丽琼老师运用AI重构Unit5《Celebrations》导学案,通过智能分层任务实现精准教学。
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杨瑶老师基于校本教研,开发AI赋能的二轮语法教学模式,助力高三系统化复习。
遂宁船山职业技术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罗庆老师突破性提出AI教研方案,利用智能工具实现科研数据高效分析与成果可视化。
本次跨区域联动研讨通过多维案例碰撞,为人工智能与中职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开辟了从课堂实施到教育科研的立体化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教学研一体化”实践范本。
在中职教育领域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的当下,名师工作室教师积极聚焦 AI 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分享,为英语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新思路与新可能。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张玲老师以高教版《基础模块2》Unit5写作课为范例,构建AI赋能的"诊-构-优"三维教学模型。课前通过AI单词游戏激活词汇并智能诊断学情;课中运用豆包、即梦生成可视化思维导图,结合剪映动态解析范文结构,打造沉浸式写作课堂;课后依托豆包爱学实现作文智能批改与人机协同优化。形成了可复制的智慧写作教学模式,推动中职英语迈入"人机协同、精准赋能"新阶段。
名师工作室成员、四川省商务学校李嘉曦老师带来了主题为“当英语配音遇上 AI”的分享,以smart-school、豆包等智能工具重塑英语配音教学。课前通过扫码跟读动态视频激活自然拼读意识,结合AI图文生成技术打造沉浸式早读场景;课中运用智能听写系统实现发音纠偏与错词追踪,同步生成个性化语音训练档案;课后依托阅读闭环功能自动生成带发音标注、双语翻译的智能笔记,配套拓展素材深化自主学习。这种"教、学、评"全流程智能提效模式,成功实现配音教学从技能训练到语言素养培养的维度升级,标志着中职英语课堂正式步入AI深度赋能的智慧化阶段。
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都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贺玉婵老师以高教版《基础模块3》Unit1词汇教学为实践载体,创新构建AI赋能的"情境-主题"双轴词汇学习模型。贺老师提出"精准对接学情是基础,恪守语言规律是根本,与AI协同进化是方向"的核心理念,通过技术工具与教学法的深度耦合,既保障了词汇复现的认知科学性,又借助人机协作拓展了语言训练维度,为数字化时代的词汇教学提供了"技术赋能不减育人本质"的创新范式。
崇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骨干英语教师苟蓉老师带来《Deepseek网版游戏开启英语教学互动活动新模式》专题分享,以Deepseek智能引擎与希沃白板为核心,重构英语阅读教学范式。在拼图游戏环节,借助 Deepseek 生成碎片化文本与线索提示,结合希沃白板的拖拽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语篇重组;梳理语篇时,利用 AI 提取关键信息,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选词填空活动则通过 Deepseek 生成适配难度的词汇库,配合希沃白板的互动答题功能,实现即时反馈与巩固练习。苟老师成功验证了游戏化学习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创了"人机共生"的智慧课堂新样态,为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可迁移的实践坐标。
四川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正高级教师李芳蓉带来《人工智能时代中职教师的角色重塑与能力提升》主题报告。她指出,中职教师需向 “智能教学设计师” 角色转型,以适应教育数字化变革。她引入“D-TEACH”能力模型,从数字化素养(Digital Literacy)、技术整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等多维度,系统阐释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在 AI 助力教案设计实践层面,李老师详细分享了运用 AI 工具设计语言应用题的策略,通过输入教学目标与学情数据,快速生成梯度化题目;依托 AI 实现个性化作业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展示智能作业批改功能,借助 AI 快速分析答题情况,生成针对性反馈,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精准度。李老师的报告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角色进化范式与专业发展坐标系。
此次高品质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工作室在推动AI与中职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工作室始终秉持"技术赋能教育本质"的创新理念,通过AI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能力等三大维度构建智能教学新生态。
未来,张玲名师工作室将以"AI教育生态化发展"为战略方向,通过技术逻辑与教育规律的深度互嵌,助力学生个性发展,推动英语教学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英语学科+"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