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川大西航港实小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们在演播厅开展了教研活动,三位教师围绕“课程育人”主题为大家进行了精彩展示。
一、课堂展风采:在情境中播撒友好的种子
王娜老师的课例《友好相处有办法》以“友谊城堡”的邀请信为引子,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闯关情境,“规则魔杖”“尊重皇冠”“安慰宝石”“谦让盾牌”“体谅钥匙”五大闯关任务,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
课堂上,孩子们化身为友谊小勇士,通过守规则、会尊重、会安慰、懂谦让、能体谅五大法宝,一步步打开了友谊城堡的大门。从排队借书的生活视频到“摔倒时如何安慰同伴”的情景模拟,从朗朗上口的谦让儿歌到“微笑、分享、倾听”等拓展讨论,王老师巧妙结合图片、录音、角色扮演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总结方法。当孩子们高举小手分享“下雨时分享雨伞”、“认真倾听同学说话”等“隐藏法宝”时,课堂成为了友谊智慧的发源地。孩子们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理解并掌握了友好相处的秘诀。
二、评课促成长:在研讨中碰撞思维的火花
杨馨老师以“情境生动、方法多元、思维进阶”为切入点,对王娜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度点评。
杨老师认为本节课以契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友谊城堡”邀请信及闯关情境贯穿教学全程,情境创设生动自然,如用争吵声巧妙引出守规则关卡,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元,综合运用图片、录音、视频、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尊重、安慰等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注重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每关提问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友好相处的要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课程引导学生分享更多友好相处的办法,并整合新旧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强化了学习记忆,整体教学环环相扣,成效显著。
三、时政润童心:在信仰中筑牢育人的根基
杨轩老师带来时政述评《信仰的力量》,以“梅花精神”为引,将思政教育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通过热播剧《山花烂漫时》中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杨老师展现了基层党员“把党徽别在胸前,把信仰刻在心中”的坚守。从张校长街头募捐筹建免费女高,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包管一切”的奉献精神,视频中那句“看着党徽就有了力量”让在场教师动容。
结合学生参与的“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活动,杨老师号召少先队员“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成长动力,让信仰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四、总结凝共识:在反思中锚定前行的方向
活动最后,徐碧红老师作总结发言,强调本次教研活动“既有课堂实践的‘烟火气’,又有思政教育的‘时代魂’”。她指出:“王娜老师的课为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情境化、活动化、生活化’的范本,杨馨老师的评课精准捕捉到了学科育人的关键点,杨轩老师的时政述评则为我们敲响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警钟。”她号召大家既要教会学生友好相处的“小方法”,更要筑牢他们信仰坚定的“大根基”。
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一起交流教学方法,也重新思考了教书育人的初衷。未来,我校将继续以研促教,让道德与法治课更贴近学生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