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八)】精研以进 蓄力再出发 ——西航港小学2024-2025学年小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作者:温润月、刘晓红、梁悦、周婧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发布时间:2025-05-21 16:51 阅读次数:103

为扎实推进本校教育科研工作,切实助力学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双流区西航港小学以“精研以进,蓄力再出发”为主题,开展了2024-2025学年小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有西航港小学副校长张燕、副校长喻玮、教务处主任王婧、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蒋静、教科室成员以及各学科教师。本次活动分学科开展,活动由宋佳老师、周婧老师主持。

图1

数学组:数形结合与文化融合促思维发展

数学小课题组老师依托学科特色,融合实践与理论,构建“直观—文化—空间”多维能力培养路径,助力学生思维进阶。

《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组杨娟老师根据研究实施情况,结合课本“你知道吗?”板块的内容延伸文化背景,对课题组阶段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措施、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汇报。

《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组陈思洁老师以《分一分(一)》课堂教学实施为例,从课标、教材分析入手,结合数学学习实践活动展示了数学史等文化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中段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宋佳老师根据研究实施情况,对课堂研究过程中的阶段问题、研究措施、研究阶段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强调以空间观念奠基,强化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

《中段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程丽老师以《家庭装修预算规划》等项目为实例,对几何直观的内涵及需求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了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推动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提升几何学习成效。

《利用数形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课题组赖雪蓉老师结合研究实施情况,对课题组阶段研究过程中的研究问题、目标、内容、阶段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强调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数形互化策略,引导学生以“形”表“数”突破抽象问题。

《利用数形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课题组何敏老师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百分数的应用》课堂教学为实例,分享了教师研究过程中用数解形深化计算逻辑的策略运用,以有效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33

语文组:以文化传承撬动课堂教学研究

语文小课题组聚焦文化传承,从红色经典学习和传统文化传承入手,对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和策略的六位教师依次分享研究成果。

《低段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刘潇老师根据研究实施情况,结合文化小课堂等活动开展,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阶段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汇报,夯实文化启蒙根基。

《低段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张艺君老师聚焦“传统文化融合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对比分析《姓氏歌》等案例,提炼“情境浸润—任务驱动—多元评价”三阶融合模型,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科学范式。

《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陈姝燊老师结合研究实施,从阶段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措施等方面进行阶段汇报,展示了以传统文化渗透推动作业改革的魅力。

《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李洁老师从当前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入手,提出作业设计理解,以清明节作业设计为例,分享“分层+实践”作业设计模式,兼顾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

《跨学科视域下红色经典小说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赵若兰老师根据研究实施情况,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项目化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研究措施以及阶段成果等内容进行汇报。

《跨学科视域下红色经典小说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杜娟老师以《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交流课为例,探索“红色经典阅读与家国情怀培育”项目化教学实践路径,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诠释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19

综合组:学科实践彰显研究特色

综合小课题组老师紧扣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深度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科特色和育人理念。

《基于课标的“2345”特色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组熊枭枭老师结合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聚焦阶段研究问题、阶段成果等方面内容进行阶段汇报,展示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基于课标的“2345”特色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周巧丽老师以《菊绽芳华:基于“2435”特色劳动课程的跨学科实践探索》为实例,从“春耕菊事”主题活动入手,展示了课题研究实施中形成的“种菊—赏菊—品菊—咏菊”一体化跨学科课程链,为学生劳动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三新”视域下的小学低段唱游音乐教学研究》课题组贾雪莹老师根据研究实施进展,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为立足点,围绕小学低段唱游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目标、措施到成果展开分析,探究三新视域下的小学低段唱游音乐教学策略。

《新视域下的小学低段唱游音乐教学研究》课题组曾继兴老师以《两只老虎》课堂教学为实例,从“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入手阐述课例设计理念,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唱游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旋律与协作,实现“素养导向”与“童趣表达”的双重目标,为音乐教学课堂注入活力。

活动结束后,教科室负责人周婧老师进行了汇报总结。周老师对所有课题组老师的研究实施进行了肯定,指出小课题组老师们研究问题聚焦、研究活动扎实,研究汇报的结构框架完整。周老师也根据课题研究实况给出了建议,指出小课题研究活动要从小处入手,向深处延展,研究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动态评估与调整,以“行动-反思”的思维开展研究活动,进一步强化成果意识,在研究过程中积极进行成果提炼与总结。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蒋静指出课题研究需要顶天立地,“顶天”即课题研究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要有典型的教学测量,聚焦课例;“立地”即有没有真正地用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有真正的成长。

10

活动最后,副校长张燕对小课题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针对性提出建议。张燕副校长指出小课题研究活动要做到“小、精、细”,研究成果的提炼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做到规范、准确,让小课题研究为西航港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注入活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此次小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既是西航港小学小课题研究团队深耕课堂教学和育人活动的缩影,也是学校老师教育智慧共融共生的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引擎,以专家引领为助力,持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更为智慧、高效、活力的育人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图片:张梅、高雪莲

一审:蒋静

二审:喻玮

三审:夏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