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三月,成都市双流区永安小学以“春暖花开,阳光心灵”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活动中,学校通过心理课堂、团体辅导、户外实践等形式,为全校师生及家长搭建了一个释放压力、提升心理韧性的平台,助力学生以积极心态拥抱成长。
多维课堂,筑牢心理健康基石
心理健康教育是永安小学本学期的重点任务。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生命生态安全课体系,每周一节固定课程,覆盖全校班级。课程内容以“做情绪的主人”为核心,通过趣味视频、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情绪管理技巧。例如,3月14日的主题班队会上,学生们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探索了情绪的多样性与应对方法。
除了学生课堂,教师和家长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学校邀请多位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汪小琳为全体教师讲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助力教师精准识别学生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师刘婷则通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心理支持技巧。家长方面,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讲座,如吴永聪老师的《脑科学与高效学习》分享会,帮助家长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引导孩子成长。
丰富活动,激发心灵正能量
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永安小学设计了一系列创意活动。4月的“同伴间的拥抱治愈”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温暖的肢体语言传递支持与关怀;在“校园漫步·自然心语录”中,师生共同漫步校园,用感官记录自然之美,缓解学业压力;而“正念之旅·心灵悠然享”活动则通过绘画创作,引导学生专注当下,表达内心感受。
运动与劳动成为释放压力的另一途径。4月下旬的“飞扬运动·阳光校园跃”运动会中,学生们在接力赛、跳绳等项目中挥洒汗水,既强健体魄,又培养团队精神;与此同时,“校园春耕·希望种子播”活动让学生走进学校“共生园”,亲手播种、浇水,感受生命成长的奇迹,培养耐心与责任感。此外,校外研学活动也备受青睐。3月14日的植树节,学生在种植基地亲手栽下树苗,与自然建立深度连接,体会环保与生命的价值。
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体,更依赖于群体的支持。学校通过多样化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信任与协作意识。例如,《我要变“凤凰”》活动中,学生从“鸡蛋”到“小鸡”再到“凤凰”的蜕变过程,模拟了面对挑战时的成长与突破;《蒙眼摸瞎》游戏则通过肢体互动,让学生学会倾听与互助;而《携手画“春天”》活动中,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集体画作,用色彩描绘心中的春日愿景,增进彼此情感联结。
家校社联动,共筑心理健康防护网
永安小学深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通过家长讲座、亲子互动任务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例如,“晚安计划·甜梦21天畅”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睡眠打卡任务,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习惯;而心理影片《二分之一魔法》的集体观影与讨论,则为亲子沟通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契机。
以心育心,静待花开
两个月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更让师生、家长深刻体会到“以心育心”的重要性。永安小学将继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将阳光洒满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春暖花开”的不仅是季节,更是每一颗蓬勃向上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