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新教材·建构新课堂 ——2025春期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暨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 胡春蓉名师工作室

作者:何影 来源:集团化办学 发布时间:2025-04-18 16:26 阅读次数:88

解构新教材·建构新课堂

——2025春期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暨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胡春蓉名师工作室

  2025年3月25日,一场以“解构新教材·建构新课堂”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小学成功举办。成都市孙泽名师工作室联合四川天府新区、成华区、德阳市三地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探索新课标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应用。胡春蓉名师工作室作为双流区代表,受邀参与此次研修活动并进行课例展示。

一、匠心课堂展风采,双声合唱润童心

  活动聚焦“小学音乐课堂创新实践”,四节跨区课例依次展示。胡春蓉导师执教人音版(2012年版)四年级第四课《童年的音乐》双声部合唱课例《红蜻蜓》。

 

  这是一堂纯净唯美、温暖人心的音乐课。胡老师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将情感浸润与审美体验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情景交融”的教学策略,把培养“听觉思维”作为合唱教学的核心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她以“do mi sol”三音练习为基石,巧妙地构建起二声部合唱的阶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合唱的技巧。课堂上,多媒体展现出蜻蜓翩翩起舞的唯美画面,学生们在胡老师的引导下,用柔美的歌声和灵动的肢体语言,深情地诠释着歌曲。这堂课并非为唱而唱,而是在歌唱中表达情感,在动情中用心歌唱,给人一种暖意之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歌唱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温润了他们的心灵,实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目标。 

二、专家把脉凝共识,多维评课促提升

  课后,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程育新老师对四节课例进行了深度点评。针对胡春蓉老师的《红蜻蜓》课例,他给予了高度赞誉:胡老师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设计,成功化解了合唱教学中的难点,教学逻辑严谨清晰,情感表达细腻动人,为高段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范式。

三、共研共思明方向,联动教研赋新能

   下午,孙泽老师作了《教学设计的逻辑重构》的讲座,他从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教学方法的多元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逆向设计这三个维度,深入解答了“教学设计需要如何重构”的问题。讲座结束后,胡春蓉工作室的成员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大单元整合”和“审美育人路径”等话题展开了研讨。导师胡春蓉在总结时强调:音乐教育必须立足新课标,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核心,努力实现从单纯地教教材到灵活运用教材育人的范式转型。

四、聚力前行绘新篇,美育深耕启未来

本次活动不仅是跨区域教研的一次深度交流与碰撞,也是学术理论与课堂实践相融合的创新展现。胡春蓉名师工作室通过精彩的课例展示、深入的专题研讨以及扎实的实证分析,充分展现了双流区“以研促教、以美育人”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工作室将继续聚焦“大单元整合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入”等核心课题,进一步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以学术引领为动力,助推区域美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音乐为媒,以素养为核;聚合力深耕,向美而行!

资料:成凤 冯海雯
初审:张帅
复审:李红艳
终审: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