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启思维 妙笔绘童心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张美艳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微风轻拂,纸鸢蹁跹。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为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教师习作指导能力,张美艳名师工作室于3月27日在棠湖小学开展了以“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观摩了廖鸣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习作课《看图画 写一写》,并围绕作文教学策略展开深度研讨。
课堂展示:巧设支架,激活表达
课堂中,廖老师以教材中的“放风筝”图画为载体,通过“三步走”策略引导学生高效习作。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把握图画内容,理清写作顺序。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局部观察,观察人物动作和神态,想象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并借助“思考板”巧设支架,帮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清楚。最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聚焦放风筝过程描写,逐步将静态画面转化为生动的文字。写完后,廖老师利用“评改板”组织学生相互评议,并修改。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廖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教学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廖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研讨交流:思维碰撞,共话策略
课后,大家展开了评课活动。首先是廖老师进行自评发言,接着工作室成员对廖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廖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前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体验放风筝,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放风筝的过程和快乐,有了感受,有了材料,不仅为习作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其次,有效指导有序观察图片,弄清主次。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有序观察图片的基础,但是图上人物众多的情况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主次,写的时候也自然有详略之分。最后,提供评改方法,增进习作实效。廖老师紧扣语文要素,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星级评价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在写的过程中自我调控的指标,同时还给学生开展评改交流提供了拐杖,使学生写有方法,评有方向,改有提升,增强了习作的实效。同时,教师们也提出建议,并总结出作文教学应注重三点:一是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教学,让孩子代入其中,丰富内心活动;二是精心设计习作思考板内容,提高作文指导效果;三是多关注学生的课堂表达,及时通过追问或引导进行点拨。
课题研究:聚焦问题,赋能成长
活动最后,工作室导师张美艳总结指出,本次研修活动为工作室小伙伴提供了可借鉴的课例范本。本学期我们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探讨作文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工作室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深化习作教学研究,助力学生从“乐写”走向“会写”。最后,导师还为学员们推荐了本期共读书目。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思维共享,为工作室成员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展望未来,在后续的研修活动中,定会激荡起更多关于习作教学的思维火花,共同推动语文教学迈向新的高度。
资料:李亚婷、李秋
初审:张帅
复审:李红艳
终审: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