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交织 绣创新篇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唐萍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作者:杨真果尔 来源:集团化办学 发布时间:2025-04-09 16:01 阅读次数:159

形色交织  绣创新篇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唐萍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深化儿童美术刺绣课程教学研究,推动课堂创新,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唐萍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棠湖小学(南区),开启刺绣艺术教学的研究与探讨之旅。工作室学员刘佳茜、吴金艳两位教师分别呈现了两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示范课,获得参与教师一致好评。

《形形色色》

活动伊始,由工作室研修成员、棠湖小学(南区)刘佳茜老师根据人美版新教材带来一年级《形形色色》的教学展示。刘老师创设“形状王国”的困难,引导学生闯关探究形状的秘密。课堂中,刘老师以“形状王国危机”为故事主线,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三大关卡完成“图形拯救任务”:

一、利用希沃白板设计互动游戏,学生通过生活中物品,识别隐藏的三角形、圆形等基础图形,破解“形状王国地图”,在生活化场景中建立几何认知;

二、运用七巧板摆一摆生活中的图形,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应用;

三、通过克罗·保利《红气球》作品赏析学生剖析画面中的图形组合规律,尝试将几何元素转化为绘画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尝试制作刺绣作品,课堂整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绿色与紫色的画》

第二课吴金艳老师聚焦绿色与紫色的美学意涵,通过送祝福与色彩美学的搭配,带领学生感悟色彩的文化象征。课堂以“送祝福”活动开场,以绿色和紫色的饰品为目标,引导学生兴趣。通过对三原色的回忆,以色彩实验的方式探索三间色的绿色和紫色的形成。课堂中,吴老师擅于引导学生情绪,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绿色和紫色,以丰富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发现邻近色和对比色的运用。结合扎染渐变拓展学生作品样式,以扎染布艺创作主题作品。

课例展示结束后,唐萍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评课环节。首先,刘老师、吴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反思自己的不足。随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对本节课开展了细致的点评。老师们指出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准备充分,环节设计合理,课堂有趣味性,让学生有高涨的情绪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教研组指出,两节课均体现出“以趣启思”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有机结合。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跨学科融合及沉浸式体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为刺绣课程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在交流的最后,唐萍老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她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提到刘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注意力,同时有层次性的探究让学生深入课程重难点;吴老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运用扎染布艺创作刺绣作品。同时,唐老师也提出了建议,两位老师的教学应让学生体验文化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度和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在学习形状和色彩的同时运用到刺绣上,从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美术课堂的无限可能,更点燃了教师团队的创新热情,揭示着以情境激活课堂仅是起点,唯有将文化血脉深植于教学设计,方能让传统技艺真正“活”在当下。

未来,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将持续“传统文化活化”为支点,撬动五育融合的深层变革,让每一针绣线都承载文化回响,让非遗技艺在校园焕发新生机。

【供稿】魏

【编辑】孙晓叠

【一审】帅宗琼

【二审】张

【三审】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