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助发展 课题研究促成长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张美艳名师工作室
研修活动
2025年4月1日,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张美艳名师工作室开展课题指导活动,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成都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委会理事长刘旭,围绕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研究》展开专题研讨,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课题指导
活动中,刘旭老师结合课题研究进展,从理论建构、实践策略、成果提炼三个维度提出专业指导。他首先肯定了课题组以“学习任务群”为抓手推动作文教学创新的前瞻性,强调需紧扣新课标要求,立足学情设计梯度化、情境化的写作任务,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写作”到“思维建构”的转变。针对课题实施难点,刘旭建议:1.系统性设计:以单元整体视角整合阅读与写作资源,构建“任务链”驱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2. 真实情境创设:通过校园活动、社会热点等载体搭建写作支架,激发学生表达内驱力;3. 动态评价反馈:建立“过程性评价量表”,关注学生写作思维发展轨迹。
交流环节,张美艳导师和工作室成员聚焦学习任务群与作文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与刘旭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刘旭老师以典型案例剖析,为课题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研讨交流
课题指导结束后,张美艳导师又带领学员们重温《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各学段“表达与交流”的具体要求。随后她以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例,分享自己对于“思考板”的设计思考,导师认为思考板一定要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其进行多角度选材。其次,我们要学会根据习作要求以及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方法的细化落实。最后,针对本次习作,重点是把事情写具体,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可以在思考板中让学生画一个心情变化图,随着事情的发展,心情不断变化,整个过程一波三折,并利用这个心情变化图,梳理出习作提纲,理清写作思路。导师的讲解为老师们指明了将语文要素融入习作教学的方向,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低头记录,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汲取养分。
随后,老师们针对习作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交流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心得与困惑。有的老师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的老师则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学生在习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光芒在此处闪耀。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此次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激发了老师们对习作教学的新思考。老师们将以本次研修活动为契机,潜心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向课题研究更深处漫溯。
资料:冉晓岚、孙晨菡
初审:张帅
复审:李红艳
终审: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