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金桥小学,百花争艳,生机盎然,为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教学研讨活动拉开了序幕。3月25日上午,双流区名师覃勤工作室在金桥小学开展了“践行新课标 探索新教材 构建新课堂”主题研讨活动。由金桥小学青小文和西航港实验小学李清月两位老师献课,对《报灯名》课例进行了中国戏曲同课异构课,展现出了各自风采。
我校青小文老师以“扮演灯官”为切入点,通过体验打板、学习念白、身段表演等沉浸式活动,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实践中感受京剧念白“字正腔圆、腔调富于变化”的艺术魅力。
西航港实小李清月老师则设计了“学念白”、“打梆子”、“花灯游戏”以及“学动作”等活动展开此节课。李老师对丑角的生动演绎,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丑角幽默、滑稽又机灵的特点。
两位老师的教学创新得到了工作室学员的一致认可。大家一致认为,两堂课都成功构建了"沉浸式"戏曲课堂,通过角色体验、互动探究等方式,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戏曲艺术的殿堂。
覃勤导师在总结中深入剖析了《报灯名》的京韵精髓,从“五角大嗓”“丑角韵白”的发声技巧,到“强弱得当、抑扬顿挫”的节奏把控,再到“眼神体态”的生动演绎,为学员指明了戏曲教学的优化方向。她特别提出四点教学建议:深入挖掘灯文化的象征内涵,加强教师示范教学,注重节奏稳定性训练,以及从动作、服饰、韵味、步伐等多维度强化人物形象塑造。
学员们现场也跟着覃勤老师学习戏曲中的动作。
京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承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全国传统文化基地校,金桥小学始终致力于将戏曲艺术融入学校教育。此次覃勤名师工作室的主题研讨和送教活动,为学校着力构建沉浸式戏曲课堂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范式,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让戏曲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