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校本化教研,推进思政课建设 ——记川大西航港实小思政教研活动

作者:图:陈妩 文:何佳芮 审核:党政办 来源: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5-03-26 12:58 阅读次数:152

2025年3月18日下午,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以“落实校本化教研,推进思政课建设”为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而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活动由道德与法治工作室的徐碧红老师主持,学校党总支书记陈静同志及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共同参与。

图1

活动开始,徐碧红老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了整体介绍。她初步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剖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并指出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徐老师特别提醒老师们,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核心在于“讲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国家寄予的期望,以及课标和教材聚焦的内容,都是教学工作中必须全力落实的任务。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转化案例,减少生硬说教,要重视法治教育。

图3

图2

随后,陈妩老师就时政述评相关内容展开培训。她解析了时政述评的内涵与要点,指出“时”意味着选择近期时事,“政”强调要有政治高度和正确导向,“述”要求直接陈述新闻要点,“评”则需要结合课标和教材进行点评。时政述评的叙事逻辑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

图4

紧接着,杨秋菊老师结合新闻时事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进行了时政述评展示。她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一论述展开详细阐释,并以双流区人大代表会为例,鼓励少先队员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校园建设。

图5

教研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次交流都是成长的宝贵契机。期待未来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深耕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为学生的成长筑牢坚实基础,让这门学科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绽放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