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 召开数字化种子教师专项培训会

作者:黄张欣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 发布时间:2025-04-07 09:57 阅读次数:19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工作要求,2025年3月20日,作为成都市首批“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学校,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召开数字化种子教师专项培训会,探索人工智能驱动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鑫燚教授、双流区教育局信息化科负责人王斌受邀指导,全校种子教师、教研组长参与。

本次培训通过课例演示与理论研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数字化技术赋能课堂创新、人机协同教研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着力培育校园数字化教学先锋力量。

IMG_2098

AI课堂诊断,赋能精准教研

首先,数学组李海杰老师,以《认识角》一课进行实操演练,课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点,构建了"精准化备课—互动化教学—智能化评价"的教学闭环,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最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观课教师按照《棠实(东区)课堂观课量表》认真观课,为人机协同教研做好准备。

随后,王洢然老师就《认识角》一课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分享,她谈到,教研组基于AI课堂诊断系统对《认识角》教学设计的三次迭代,通过数据驱动优化路径,最终构建分层目标、动态评价、精准学情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新范式。

李海杰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她以技术赋能教学全过程,通过“智慧老人”虚拟角色创设贯穿式任务链,依托微信视频情境导入“图形王国寻角”核心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以智慧作业批改量化学情,辅以“星级量规”动态评价激发课堂效能,实现“教学评”闭环。

回溯历程:数字化探索实践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霞向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实践。学校立足新建学校发展需求,开展智慧教育顶层设计,制定学校《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在探索中,学校抓住教学核心,锚定以数字化赋能教学和教研为重点开展具体实践,一年来,学校以机制、资源、平台三重保障筑基,构建教学“5新”科学体系:备课新样本、课堂新样态、作业新样式、教研新范式、评价新体系。

专家引领:从“器”至“道”的升维  

周教授高度肯定学校实践,并提出战略性指导。他建议老师们要超越工具思维,警惕“唯技术论”,要成为AI数据的研判者,聚焦核心概念建构,凝练学科教学主张;同时要锚定教育价值取向,教学设计应立足“学生如何学”,注重驱动性问题设计、合作学习策略创新,避免“四平八稳”的流程化教学,最后周教授鼓励学校,锚定现有方向,继续做好数字化赋能工作。


IMG_2144IMG_2101IMG_2163

最后,王斌科长代表区教育局提出“三个强化”:强化AI与学科本质融合、强化教学成果的系统性提炼、强化区域试点校的辐射引领。  

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数字化能力提升的脚手架,更勾勒出"技术赋能—课堂变革—生态重构"的清晰路径。未来,学校将持续以种子教师为支点,撬动教、学、评全链条创新,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滋养核心素养培育的活水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