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探索学科协同育人新模式,3月18日—3月19日,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展示活动。
3月18日,美术组唐萍老师执教《快乐的人》。整堂课以一条温暖而明亮的“传递快乐情感”为主线,将看似独立的美术、科学、心理健康、劳动等多学科知识紧密交织,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元的学习场域。在美术知识的传授上,唐老师极具匠心。她巧妙引导学生观察动态雕塑,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雕塑中人物的动态之美。探索材料的可塑性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唐老师鼓励同学积极尝试毛线、PVC片等不同材料。除此之外,唐老师还将校本刺绣技法——平针绣和回针绣融入教学。同学们在穿针引线间,感受着传统技艺的魅力,为自己的“快乐小人”作品增添了细腻而独特的质感,使其更具立体感和情感表达。在唐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将原本看似无用的物品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快乐小人”作品,真切体会到“变废为美”的环保理念。这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了成就感,增强了环保意识。
这堂《快乐的人》跨学科融合课,不仅让同学们在艺术创作中展现才华,在科学探索中启迪智慧,在心理健康成长中收获积极心态,在劳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更全方位地展现出跨学科教学无可比拟的多元育人价值,为同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术组祝正红老师传统文化创新课《有趣的生肖邮票》。本节课将美术与语文、劳动等学科深度融合,以“生肖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视频与故事生动讲述邮票的起源与设计要素,引导学生观察生肖邮票中简化、夸张的艺术手法与吉祥图案的寓意。学生结合刺绣元素(如平针绣装饰轮廓),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感的生肖邮票,并融入齿孔、面值等邮票基本元素。课堂尾声,学生将作品粘贴于“百人刺绣比赛邀请函”上,分享设计思路,传递对家人朋友的美好祝福,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3月19日,体育组于浩老师执教《争做环保小卫士——跑的练习方法:折返跑》,本课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通过创设情境,以环卫工人职业体验为主线,以折返跑基本运动技能的学练为基础,注重挖掘教学中的德育要素。
通过环卫工人职业体验,引导学生沉浸式参与学、练、赛、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开课,于老师便让学生体验环卫工人每天进行处理垃圾以及分类的辛苦,直指本课核心,以激发学生想要帮助环卫工人处理垃圾的兴趣。随后,于老师组织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推动目标达成。一是通过“短时间垃圾分类”这一环节的反复练习,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折返跑动作要领,并学会垃圾分类知识。二是通过“垃圾分类三大挑战”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进一步提升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的同时又强化了折返跑的技术动作,并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堂创新的体育课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学生不仅掌握了快速折返跑的动作要领,又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在团队比赛中,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合作学练与个人学练有机结合。
教学展示结束后,老师们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执教教师分别从设计理念、学科融合策略及课堂生成效果进行反思。与会教师充分肯定了几堂课的亮点,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跨学科下的新课堂不是追求形式的创新,而是重构教师的知识图谱与思维模式。相信经过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展示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在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的教改背景下提升教学能力、培育学生素养。未来,棠湖小学(南区)将继续深挖学科融合点,让核心素养在真实情境中落地生根,为培养新时代少年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