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胜利小学语文组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展示课。本次展示课由四年级的周倩老师主讲,她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短诗三首》为教学内容,为全体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四年级组也为我们带来了四年级下册三单元的大单元整体推进的分享。课后老师们分成小组,针对六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四年级老师就“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细化落实为什么方法”发表了本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通过朗读、赏析、仿写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语文能力。付老师对此进行了补充:在学习诗歌,朗读诗歌的教学中,可以抓意象,抓感情,联系背景资料以及生活实际进行指导。
接着,二年级组就“本单元的课文《繁星》《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发表观点,大家认为这四篇课文旨在通过现代诗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活真谛,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随后,三年级组就“现代诗教学和古诗教学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现代诗教学和古诗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审美等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但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现代诗教学更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意境的创造,而古诗教学则更注重韵律和格律的掌握。
在“现代诗教学中怎样处理意象和意境”的问题上,五六年级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大家认为,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针对“现代诗的特点有哪些、怎样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特点”的问题,一年级老师一致认为,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重于修辞等特点。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特点,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现代诗的魅力。
最后,老师们就“本单元也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怎样将课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要将课文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跨学科融合,通过引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美。同时,还需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朗诵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展示课结束后,付老师对本次教研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他充分肯定了周倩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并对老师们的分组讨论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付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深化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赖校发表了总结性讲话。她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在听课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张雨洁 供图:张雨洁
一审:江玲 二审:肖霞 三审: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