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上午,在双流区胜利小学举行了“语文学科评估与支持——双流区融合教育集团四月研修活动暨彭小片区融合教育主题研修活动”。成都市王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玲及工作室成员,双流区融合教育集团学校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基于融合教育中特殊需求学生的学科本位评估,根据学生语文能力,进行资源室课程补救及班级集体课程支持。
活动开始,成都市王玲名师工作室成员,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巡回支持教师蔡倩就听障随读生语文学科能力评估进行分享。蔡老师主要围绕语文学科能力评估,评估什么?用什么评?以及怎么进行语文学科能力评估?结合我校五年级一名听力障碍学生个案,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并根据学生能力情况判断,从当前册次逐册施测,将目标降段,做好过程性记录,分析作业、练习册等评估方法,评估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领域的学科能力,总结了个案三大领域的能力现状、优弱势分析和教育需求分析,明晰学生的学科教育需求。
接着,双流区胜利小学资源室教师夏珊结合蔡倩老师对听障个案语文学科能力的评估及当前最急切的教育需求——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进行资源室课程展示。基于个案学情,夏老师将学生要学习的文言文《自相矛盾》转化为白话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要素串联法、补白句式支架以及学习伙伴的帮助,引导学生理解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学生集体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随后,听障随读生语文学科教师周瑾进行语文集体课例《自相矛盾》展示。周老师精心、巧妙的设计将听障随读生的目标适宜地嵌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听障学生在伙伴辅助、视觉提示、多种形式朗读等策略的支持下,体会到人物的思维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寓言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看法。
最后,成都市王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玲导师就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课程本位评估开展专题讲座。王玲导师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什么是课程本位评估、用什么进行课程本位评估、怎么样进行课程本位评估,以及课程本位评估结果应如何运用。
本次研修活动,层层推进,联系紧密,清晰地呈现了学科本位评估在融合教育中应如何落地实施。为一线的融合教育学科教师如何进行学科评估,制定随读生学科发展目标、落实目标提供借鉴。
撰稿: 夏珊 供图:杨云秋、付永婷
一审:兰瑶 二审:肖霞 三审: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