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染翠绿意浓,碧枝翠林竞葳蕤。为充分发挥研学会的示范引领与辐射,探索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与机会。2023年11月28日上午,棠湖小学胡春蓉研学会学员、双流区夏加强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迎春小学音乐教师们,齐聚在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开展送教暨“基于艺术课程标准的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课例研讨及专题讲座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例研讨、互动交流和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第一节课例研讨课,由迎春小学胡雪莲老师执教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乒乓变奏曲》。胡老师的教学过程清晰,层次分明,紧扣艺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通过视觉、听觉、演唱、演奏、编创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音区、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注重音乐的体验性和趣味性。
第二节课例研讨课,由棠湖小学罗雯佳老师执教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苹果丰收》。罗老师身穿朝鲜服饰,通过创设苹果丰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感知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十分关注有效聆听,利用音乐的弥漫性让学生在多次聆听中达到耳熟为歌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罗老师深挖教材,通过学习朝鲜族长鼓的安旦节奏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到朝鲜歌曲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歌唱教学中罗老师也很好的利用了指挥手势,通过手势解决音乐中出现的问题,在合唱环节中罗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重新合理设计了二声部合唱,让学生们很好的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
课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了分组议课、评课。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都给予认可,教学流程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教学方法多样化(演唱、演奏、律动、编创、乐器等)、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等,老师们还对两位老师的课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
为促进合唱艺术在教师队伍中进一步推广及普及,提升教师们对合唱训练的能力,棠湖小学胡春蓉研学会导师胡春蓉为工作室成员们开展了《让童声合唱波动学生心弦—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专题讲座。胡老师结合自己在棠湖小学合唱团多年的合唱教学专业经验,从合唱的重要意义、合唱的种类、合唱团的组建、合唱团基础训练和如何选择作品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胡老师提到日常的声音训练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练习,并分享和示范讲解常用的练声曲及练声方法,现场指导成员们如何训练呼吸和发声,如何训练优美的声音,并强调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奠定合唱表演的良好基础。胡老师说到合唱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合唱中只有“我们”没有“我”,我们在合唱团的训练当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做到合而为一,这样的合唱团才是有凝聚力、生命力的合唱团。
胡老师的倾囊相授让在场的老师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对合唱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承载满满的“干货”继续前行,求进求精,向美向上。
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这一次的送教活动让在场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希望全体教师能以此活动为契机,在活动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