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助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交流,形成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023年10月24——25日,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举行“新教师亮相课”第二次活动。
每位新教师都十分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展示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能呈现最精彩的课堂,课前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无论是教材的挖掘还是问题的设置,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课件的准备,组内反复磨课,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活动分成语文、数学、综合三组,7位新老师在亮相课上各展风采,他们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适时的引导和评价,让课堂精彩纷呈。各组老师认真听课,客观评价,提出出优点和建议。
语文组
程娟老师执教《江南》一课,她用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江南的美丽,识字教学环节采用偏旁归类识字、图文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所学生字。本课的最大亮点是程老师通过“想画面、做动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莲叶何田田”的意境以及莲叶下鱼儿的快乐,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米佳涛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儿童诗,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便于儿童朗诵。在本课教学中,米老师以任务群导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夏夜宁静夜空的美景,大胆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次沉浸式体验,适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同时,米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追问中,调动学生认知,让学生明白船和月亮的共同之处。
数学组
梁入元老师执教一年级《前后》,课堂生动有趣,教师亲和力十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了自己的前后、森林运动会、买票排队及公交车站点等情境,将“前后”的教学贯穿其中,各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在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推理意识。
在《小树一共有多少颗》的教学中,杨承沅老师从林场买树苗的情境出发,经历独立探索、同桌交流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初步体验算法带来的快捷,再通过全班交流活动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探索迁移到了整百数乘一位数。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刻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算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何小妤老师同课异构一年级上册《前后》一课,她创设了森林运动会的情景,通过跑步比赛让学生观察并学会比较不同小动物之间的位置。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找一找的活动,进一步理解不同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能够准确判断并正确比较不同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在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中感受前后位置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在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方法,规范数学语言。
综合组
丁心怡老师执教《峨眉段前一级》,这节课主要围绕“峨眉武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并培养学生的武德精神。丁老师以挂图直观的方式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使学生沉浸在武术氛围之中,获得乐趣,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徐碧莲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充满童趣的音乐课《我是草原小牧民》。课堂一开始,徐老师便让同学们感受大草原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并且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蒙古族有名的筷子舞,随后让同学们学习并展示筷子舞。教学过程中先让同学们跟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再学唱简谱,讲解重难点的节奏型;熟悉乐谱之后,自然而然地带入歌词进行演唱。徐老师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乐器,双响筒和串铃为学生提高兴趣。徐老师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能让学生感悟到音乐之美,自然之美,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以音育人,实现德育目标。
此次亮相课,不仅使执教者受益匪浅,也让各位听课老师收获满满,同时还展现了我校良好的教育教学风貌,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撰稿】何俊蓉
【初审】徐 琴
【二审】袁 野
【终审】李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