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缕六月的斜阳,掬一把六月里的风,竹林邂逅初夏,飞鸟邂逅海浪,沙漠邂逅星光。我们的六月,或许没有花开的芬芳四溢,但一定有骄阳的万丈光芒。2023年6月20日工作室学员齐聚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开展学年研修总结活动。
活动伊始,学员们依次分享了这一学年的学习收获与成长。
柳桂平:有人说记忆就像倒在掌心的水,无论摊开还是握紧,水总会从指缝中,一点一滴,流淌干净,最后成为一个模糊的影像。然而,我们共有的工作室学习的日子,因为一份期待,一份守望,竟感觉自己的心像一朵玫瑰,红艳艳的让人沉醉吧!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生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心中有光全力奔跑的人。有梦不觉天涯远,扬帆起航再出发。充满光明和梦想的远征,光荣激励着我们,梦想召唤着我们。我们要拿出勇气,拿出干劲,继续奔跑、不懈奋进,让明天更美好,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
黄佩茜:这一年我在师父那春风雨露的滋润下渐露微光,在小伙伴热情四溢的感染下更加坚定方向,一路走来,虽然雨雪霏霏,但挡不住我追寻阳光的步伐,挡不住我要在最美好的年纪成就自我的信念。这一年我立足任务群研究,在工作室融合语文的引领下,围绕课堂开展教学活动,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奋进。
徐晓亮:岁月沧桑,然温暖常在。每周二下午工作室的学习,就像一束暖阳穿透喧嚣,迎面照在我们脸上又照进心里,就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暖流,拥有打破坚冰的力量,润泽我们的心田。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两个字,莫过于坚持。只要坚持,滴水可以穿石,细绳可以断木;只要坚持,纵然天赋不高,学有所收获,也能学有所成,这是这学期我最大的感悟。
马倩:回首这一年有喜悦、有悲伤、有成长、有挫败,但更多的却是成长。工作室学习的这一年,我们从新课标解读开始,一直行进在核心素养落地的道路上。在师父的带领下,我们潜心研修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任务群等,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我们自身的素养得到一点一点的提升。成长,苦中带甜、甜中带着苦涩,是一个层层脱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打破在、重塑的历程;更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
李红梅:常言道“学无止境”,工作室的学习不是一次的促成,而是在追求语文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引领下成长。在工作室的学习中,我不辞辛劳,辛勤磨砺,不断地积蓄破茧成蝶的力量,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站在三尺讲台上更加地沉稳,更加地从容。只有承受住了破茧成蝶的痛楚,才能享受振翅高飞的美。
王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转眼间,我在周晓玲名师工作室学习的第二年即将结束,虽然青春匆匆流逝,但岁月的积淀塑造了更好的自我。我从三个方面总结自己一年内的收获:1.专业阅读——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2.立足课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3.专业写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保持勤学肯干的态度,我始终相信“暗香浮动月黄昏!”
吴霞:夏天,是适合编织梦想的季节,也是总结反思的时候。1.沉浸书香,享读书之乐。这学期,我读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等书,获得了冲破困难的力量。2.立足课堂,享成长之乐。这学期,师父带我们去了不同地方上课,感受了不同的教育文化,增长见识,遇见了更好的教育人生。3.笔耕不辍,享成果之乐。这学期,我完成了论文撰写,也指导学生作文参加比赛,和学生一起成长着。六月,希望我们都能继续做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人间六月,愿你喜欢的一切都在奔向你。
李诗敏: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一年,师父带领我们紧紧围绕“融合语文”,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切实落实新课标以“大单元统整”为主旨的语文教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而如何去做,则需要向楷模学习,向榜样靠近。
陈紫函:名师工作室不仅为我提供了提升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我与姐妹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林凤:在工作室学习的这一年,我们从新课标解读开始,一直行进在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落实中。在导师周晓玲的带领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跟随师父和工作室小伙伴潜心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实。大单元教学、大概念、任务群等通过共同学习、潜心研修,我们一点一点的提升。从开始的茫然,到渐渐的清晰,这个过程痛苦又快乐。
易红玲:学习是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知识的更新,课程的变革,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日趋丰富,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因此,我抱着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心态,加入工作室学习。这学年一路走来,我过得充实而快乐,每一次工作室的研讨活动都给自己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并在自我激励中坚持学习与提升。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室活动,勤于实践,勇于探索,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岁月缱绻,葳蕤生香,真诚感谢师父带领我们追梦课堂,共谱华章!
邹欣欣:教育是慢的艺术,就像那六月天微雨的黄昏,走在那江南雨巷吹过的悠悠暖风,只有拥有一颗安定而从容的心才能带领孩子走入百花深处、浅笑低吟,才能让知识和思维的火花摇曳生姿。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真地准备每堂课,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课后还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主动承担了两次自主导学课型的送教课,在磨课中成长了自己。
王培亚:雨余爽气凉清幽,苒苒光阴,又是丰盈夏至。幸有师,免使光阴虚度。这一学年,我们研课标、读群书、勤写作、上好课,又把心之所感,心之所思,心之所悟写下。教学中,每一块专题、每一点内容、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句语言......如何可浅可深、可繁可简,考虑如何在需要时恰到好处,是我在语文之路上的一直修炼。感谢师父,总是让我们去领悟教学的幸福。感谢师父和伙伴们,让我这个总是“后知后觉”的人,能继续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分享结束后,周晓玲导师肯定了每个学员的成长,同时又殷切嘱咐学员们复习阶段,要认真组织学生复习,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落实扎根,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情绪。
这一年在工作室的学习中,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思考;不断地动手实践,不断地丰厚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精益求精的研修中追体现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不断的阅读与学习中感悟着心灵的觉悟与提升!在工作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抹暖阳,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虽然品种不同,但是,师父都会用心去浇灌,我们也会携手奋进,向着自己的未来乘风破浪,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独一无二的风景!
文字:易红玲
审核:周晓玲 李沁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