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商讨解疑惑 研读课标促成长——记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暨DC学校发展共同体罗传英研学会系列活动

作者:罗传英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发布时间:2022-05-13 11:10 阅读次数:1554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为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月7日,棠湖小学教育集团罗传英研学会的十余名成员如约参加了线上研修活动。

首先,老师们观看了棠湖小学(南区)冯琳瑛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视频课。本课从有趣的动物脚印引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的方式请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的脚印,在学生充分感知面在体上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整堂课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学情,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培养学生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多样的评价任务既与生活密切联系又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还能设置相应的实践作业,与学习目标相得益彰,呼应有序。

1

2

3

4

唐琳珂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分一分》。唐老师由“分苹果”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回顾“平均分”,直观感知原来学的数已经不够用了,这时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唐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一半”、结合图形直观感知“一半”:学生通过涂已知图形的二分之一,进一步感知“二分之一”表示的含义,体会到虽然形状不同,但只要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紧接着,学生运用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不同形状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自己创造分数并准确、简要地说出自己创造分数所表示的含义,生生、师生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结合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唐老师指导学生明确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设置“给苹果找家”这一活动让学生在数轴上感受分数。整节课唐老师精心组织,精准提问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初步认识了分数,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5

6

7

8

下午2点,罗传英老师组织研学会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议课。

首先,冯老师和唐老师就执教课例进行自评,冯老师介绍了《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三点疑惑:第一,请出立体图形的脚印是用“印”的方式还是“描”的方式更能体现“面在体上”;第二,学生的学具是否固定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这四个学具;第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特征是否需要写在板书上。唐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给苹果找家”有没有必要让学生给“1/4”找“家”,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太难了。

接着,听课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议课,老师们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对两位老师的疑惑提出了可行方案。对于冯老师的疑惑,老师们提出:第一,请出立体图形的脚印是“印”的方式更好,因为“描”的方式学生更多感受到的是平面图形的边,而“印”的方式会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面,体会面在体上;第二,学具是否固定可根据学情而定;第三,平面图形的特征可简洁地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四,猜一猜活动,老师可以先出示一条线让学生猜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就会根据曲线或线段区分圆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再出示一个角并猜会是什么图形,让学生明白只根据一个角不能确定图形。最后再出示两个角、三个角的图形,这样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五,作业方面,可设计比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题型,帮助学生区分两者的区别。对于唐老师的疑惑,老师们提出:第一,给1/4找家对于初学分数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可以结合1/4的意义来帮助学生找1/4的家,以此降低难度;第二,建议唐老师在出示小组合作要求之后,可让全班齐读要求,可把个别游离课堂的学生带回课堂,也可让学生理解合作要求;第三,小组汇报应分工明确,一人操作一人汇报一人提问,体现生生互动。

老师们议课结束后,罗传英老师总结了老师们提出的解决策略,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优点,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冯老师的课,罗老师建议,无论是学具的选择还是找面的方式都无需统一规定,应尊重学生的学情,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老师可以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面在体上”。一个立体图形可能印出多个平面图形,老师可以在PPT上出示要求,提示学生可能出现的脚印都可以印出。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好多媒体,将学生的作品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上,这样学生和观课的老师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作品。罗老师也为唐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学生对1/2体会不够深刻,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2,那么不涂色部分同样也是这张纸的1/2;可以结合写分数的过程直观理解“平均分”以及分母和分子表示的含义;“给苹果找家”可以作为拓展环节,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有更好地发展;视频分数的“前世今生”速度太快,这一内容可布置成课后拓展作业,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视野,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数学内涵。

11

9

最后,罗老师结合新课标和老师们交流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新课标是这样描述“空间观念”的: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罗老师结合冯老师的课例,提出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空间观念:第一,借助生活经验,充分操作感知,建立空间观念;第二,借助多媒体设备,发展空间观念;第三,再现表象,提升空间观念;第四,加强应用,巩固空间观念。罗老师用大量教学中的实例为老师们展示了如何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趣味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10

教学不息,研讨不止。我们在一次次研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商讨解决方案,精益求精,促使教师不断地进步,提升了教师的数学综合素养,为以后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摄影、撰稿: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