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教学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2022年3月15日下午,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活动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在教务处王婧副主任和数学教研员叶元波老师的带领下开展。
高段数学由四年级数学组进行分析讲解。四年级数学组教师针对四年级下册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及三单元《小数乘法》进行解读。
在林楠老师的主持下,四年级组数学教材解读拉开帷幕。陈敏老师就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分享,基于数学学科的性质特点,切实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凌静老师结合课标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对教材做了整体介绍;吴江梅老师和王怡老师从图形与几何板块中选取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单元做详细分析;杨倩老师和李伟杰老师就数与代数板块中《小数乘法》这一单元做具体介绍。
五年级组老师对四年级组的分享进行了肯定,教材解读规范合理,但易错点和重难点可以更突出些。
叶元波老师强调作业设计中每课都可以增加实践作业,如:你能尝试画出两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吗?
王婧主任就本次活动做了总结,给今后的教材解读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低段教研首先是由一年级数学组对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材解读,开展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数数活动是学生形成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要借助现实情境或“数数”“估数”等活动利用实物“花生”、“豆子”“小棒”、“计数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结合小课题研究“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培养”,将如何正确使用学具作为研究重点,总结和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
其次是由二年级数学组对三单元教学进行研讨:1、把认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了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对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实际感受到“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2、认、读、写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数的大小的体会,需要教师的引导,并且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这对进一步学习大数十分重要。3、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时策略多样性的意识。更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对大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必须要切实地学好。
最后由三年级数学组对下周的教材解读进行具体分工,并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确定骨干教师上课名单,对上课内容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上课内容,安排好了磨课班级。
高段教研六年级组着重研讨图形的运动—旋转、平移、对称。其中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中怎样找中心点,如何确定度数、方向是本次教研重点研讨的地方,通过研讨,大家都对三要素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提高教学有很大帮助。此次教研不仅教研了教材的重难点,还在学情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提高整体教学效率。针对部分学困生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赵老师提出来很好的建议:小组活动请学困生代表本组汇报,这样大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信西小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将会不断提高,为今后数学课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核: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