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春光灿烂,微风徐徐。棠湖小学悦读工作室阅读推广者们各捧一本书,趁阳光正好,围坐在思政园分享交流近期阅读的好书,为读伴儿们做阅读推荐。
分享推荐从孟秦老师阅读的《教育的细节》开始。梦秦老师借助书中“特殊座位”案例打开推荐话题。老师们对“特殊座位”一点都不陌生,孩子们也清楚特殊座位是老师教育环节中一种常见的“惩治”方式,每个孩子对这个位置有敬畏之心,当然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孩子的确需要帮助,只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常常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伤害了他们。这个困惑可以怎样化解呢?对于这部分学习、行为习惯的确需要个别帮助的学生,我们如何合理用好“特殊座位”,并让它成为一种激励手段,达成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呢?这些教育的细节太容易被我们忽视,而书中却给出了巧妙的建议,利用“特殊座位”发挥积极正面效应,不仅帮助学生规范习惯、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在班级里产生一种健康积极的学习效应。梦秦老师分享的同时,车爽老师向大家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细节?哪些是教育中的细节?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我们从书名展开交流——书名是“教育的细节”,不是“教学的细节”。可见,教育涵盖了学校整个活动。教学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走进学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发挥着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细节就藏在其中,我们得意识到这一些,才能关注教育的细节,胸怀儿童,育人育心。
车爽老师为大家推荐了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她分享读这本小书时就会想起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把教育的核心指向了“爱”,指向了教书育人细微处的真情。这本书以教育现象的描述方法向我们展示优秀的父母和教师是如何通过“听”“看”和对具体情境的“关注”养成教育的“情调”和教育的“机智与敏感”。比如:如何维持孩子好奇的体验,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地“问题止于答案”。父母与教师得有这样的教育“机智与敏感”,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保持对未知领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拥有持久不竭的学习内驱力。
李顺榕校长推荐著名学者朱自强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尽管我们阅读推广者来自不同学科,但大家可以通过儿童文学教学法走进儿童的世界,通过“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五个规律”了解教师阅读可以为儿童阅读服务,成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者,必须掌握更多推广儿童阅读的方法。李校长建议请阅读推广人把这本书推荐给全校的语文老师,书中不论是“儿童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六大原则”还是“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都非常直观地给予语文老师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她还谈到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能看到“人”,看到“儿童”。由此又聊到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老师,一定要把儿童放在课堂的中心,心中有孩子,课堂就会有温度,学生就会因为被关注而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李校也推荐了朱自强教授的《经典这样告诉我们》,特别适合不知道可以给孩子们读什么书的家长、老师们阅读,书中介绍了古今中外诸多经典书籍,读完此书你一定能收获一摞长长的书单。
这次活动特邀嘉宾杨东宇校长也积极参与我们的分享交流活动,杨校分享绘本与连环画的区别,在他的阅读实践中发现绘本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发现、审美等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过去我们那个年代阅读的连环画则着重培养孩子们识字能力,和渗透传统文化和本国历史。
樊潇蔓老师作为一名年轻语文教师,向大家推荐《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她说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任何职业的初学者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于永正老师作为近年小学语文界泰斗,虽在不久前永远告别了他热爱的讲台、孩子、仰慕他、追随他的教师,但他留下的经典课堂教学实录、智慧的教育理念、人文情怀永远值得后起之秀们学习。
何雅岚老师推荐《瓦尔登湖》,黄玉娟老师推荐《极简的生活》,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欣赏简单、质朴、单纯的生活方式,也一直在教育教学中奉行简单就是美,除去影响正常教学的干扰,回到本真质朴的教育教学中。
赵珺老师为我们带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引导老师思考教学设计中课改理念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度学习的开展……她说,这本书很有挑战,读起来比较艰涩,很担心自己读着读着就放弃了。车爽老师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观点打消了他的顾虑:要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我们也需要读一些超过现有阅读水平的书,以不断挑战、提升阅读能力,否则我们一直停留在理解的舒适区,阅读素养是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当我们在阅读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需求时,应该变换不一样的阅读方法,有一些书可以精读,有一些书可以略读,还有一些书是可以选读和跳读等。
这次沙龙交流,我们从阅读推荐到阅读方法的回顾,不断在解决教师读什么、怎么读的困惑。通过每一次交流大家意识到只有在不断地阅读思考中,才能提升阅读素养;只有在不停的专业阅读中,才能不断完善修正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只有不停的阅读,才能给予学生不停阅读的榜样。所以,交流完后,车爽老师建议下一次共读交流,每个老师结合本学科执教学段,给孩子们推荐一本好书。共读,不仅仅是老师们的事,更是老师和学生的事!
“人生而有涯而知无涯”,阅读,不仅能奠基人生的厚度,还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哪怕生而有涯,也会因无涯的追求变得更加丰富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