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记棠湖小学数学工作室教师读书交流会系列报道(二)

作者:教导处 来源:棠湖小学 发布时间:2020-06-15 14:24 阅读次数:1011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读书热情,提升教师素质,营造书香校园。继上周读书分享活动后,在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下午棠小数学工作室所有老师齐聚学校录播室,开展第二期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

赵雪黎老师分享《让老师在图画中学数学》让不爱学数学的孩子通过画图直观、形象的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潜在秘密,让枯燥的数学活了起来,从而让孩子爱上数学。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459

陈莎莎老师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情况也分享了这本书,让学生在画图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342

骆莉老师结合教学案例给大家分享了的《数学教师的语言》一书,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理解的“活知识”,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声临其境”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从说话艺术上体现出来的。如果语言是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315

杨智海峰老师带来的《数学也可以这样教》,结合丰富、精彩的案例为我们带来“简单教数学”的智慧。把握真实和创新。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325

余琴老师分享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书越读越多、越学越厚。那么如何能够越学越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地适当的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多观察多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338

宋仕成主任欣慰的谈到“书中自有黄金屋”老师们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书本融会贯通,必将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去感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幸福!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604

张娴老师带来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一书,逐步形成共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课堂的终结性目标之一,又是学生为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440

李定玉老师分享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对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做了细致分析。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449

邓莉老师解读《深度学习》让师生转变立场,从满堂灌向少而精转变,适时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自主攀登而不是背着学生攀爬,让“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真正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准变。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444

最后棠湖小学数学教研员唐琦老师对以上分享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对余琴老师谈到的,怎样把书读薄?让老师谈到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做到让孩子把书越读越薄,将数学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打断知识之间的隔断墙,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建构知识网络,体现数学的统一性,要在儿童的脑海中形成“知识树”这样书才能越读越薄。并对如何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老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过程与结果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脱离过程的结果,也没有失去结果的过程。“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每个人都应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不断潜心思考,把读书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更容易找到职业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512

棠小数学工作室是年轻老师成长的乐园,青年教师余娜在参加活动后,有感而发的写到: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608

微信图片_20200615091612

棠小数学工作室是一个温暖向上积极有力量的团队,大家相互鼓励扶持,汲取同伴的能量,老师们从中找到了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争取让每位老师做最好的自己,活出最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