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8日-3月3日,我校一行三位数学老师在付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浙江杭州举办的“超脑麦斯”数学思维拓展课程年会。
超脑麦斯课程是一套符合STEAM理念,融合数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全程动手做数学、着重数学创客教学的小学数学创造力课程。是集理念、教材、教法教具学具、配套软件、线上课程、专业网站于一体的小学创意课程。一贯“严肃”的数学老师将应用生活中的例子分享给孩子,特别是很多美丽的艺术创作,更是完美融入数学的观点。
特级教师杨薪意老师和孩子们一同走进“寻找消失的边”的思维拓展课堂。在超脑麦斯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的搭拼学具,说出搭拼的方法、如何分类等,通过游戏和自己动手拼搭。杨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如何利用积分机制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欢乐、创意无限的课堂处处传递着尊重、民主、合作、平等的理念,有趣的任务驱动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
在来自长春的姜羽秋老师“功夫图形”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孩子们以“七巧板”这套学具为载体,通过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几个看似平常的立体图形变幻出各种令人称奇的造型。孩子们边玩边学,边学边做,既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无限趣味,又使自身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升。
台湾的最高荣誉师铎奖获得者洪雪芬老师让孩子们深深爱上了数学,她给老师们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圆柱、圆锥、锥台与球》。她利用大圆柱、小圆柱、圆柱、圆锥、圆锥台、球、半球这些学具,以及这些模型做成的果冻,让孩子们探索这些图形之间的体积关系。从上课伊始对几个立体图形的分类,再到体积大小的猜测,最后到几种立体图形体积大小的比较,无一不展示出了老师的智慧。学生利用这些有趣的学具,不仅想到了装水比较,称重比较,等量代换等比较方法,更把立体图形切一刀截面的形状用装水,切割等方法探究出究竟。在这堂课中,学具的引用,有效解决了常规教学方式中难以处理的问题,课堂教学有趣高效。
重庆沙坪区蔡张敏老师由“魔方引发的思考”带领学生进入魔方的有趣世界,先将由27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表面贴纸,再探索小正方体3面贴纸,2面贴纸,1面贴纸和0面贴纸的小方块的个数。学生想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整堂课,蔡老师尊重学生的思维。从三阶魔方类比到四阶、五阶魔方,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魔球魔方”,“金字塔魔方”,“钻石魔方”,“十二面体魔方”“十四面体魔方”,“二十面体魔方”,魔方的世界神奇有趣。
山东孙颖老师的讲座《创意思维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洪雪芬老师通过工作坊的故事,让老师们从甜点里找到数学研究的价值,柳贤教授《数学创意教学与图像》,台湾瓮凯彦老师与一年级的孩子一起在百变齿轮中研究加减知识,台湾王圣昌老师带来课例《汉诺塔传说》,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进行互动……
超脑麦斯的STEAM课程极力强调培养孩子的艺术家思维的重要性,艺术家的思维不仅仅能让孩子们有丰富的创造力、持续的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孩子,让孩子们可以尝试很多不同的事情,为他们的未来做准备。超脑麦斯推出的课程中,除了3D的教具,也能给予孩子们平面排列的体验。STEAM的概念于许多主题中被应用,丰富、有趣的课程除了可以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观摩课结束后,全体参会老师,参加了超脑麦斯培训,培训老师介绍了超脑麦斯课程理念、演示教学如何上课、怎样通过操作学具、观察探索、建立空间观念、如何透过一个个操作活动,找到知识要点,总结归纳数学知识,已达到增进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技能、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一切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胜于责任感。”
数学实验,数学步道,数学魔方,数学绘本……多样的教学载体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关注创意课程,把日常工作变成研究性实践,进行自己的创造。学生操作什么,观察什么,发现什么?学生进行哪些操作活动,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操作中会有怎样的体验?学生的思维由始至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思维有怎样的提升?学具从何而来?怎样开发?如何使用?……在实践我校“多元发展,人人成功”办学理念下的三阶课程:做实基础性课程,做精拓展性课程,做活研究性课程中,在随堂课上利用学具动手实践探究理解新知,将创新课程融入到拓展性课程,在研究性课程中引领兴趣生长这条道路上,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
棠湖小学:付军、宋仕成、唐琦、罗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