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和习得良好的盥洗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盥洗活动看似简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却没有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也不知道如何科学的正确盥洗。
自200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每年的10月15 日定为“世界洗手日”。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每年有1800万儿童死亡,其中90%是5岁以下的幼童。若养成漱口、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一半数目的儿童”。《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小班阶段就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可见,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对幼儿的生活、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2018年12月6日,双流区彭镇柑梓幼儿园小班教研组开展了研讨活动。
首先,小班组组长在研讨前进行了《小班幼儿良好盥洗习惯的养成》专题分享,随后展开了“盥洗环节如何帮助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同时,参研教师也针对各班存在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并总结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一)创设良好环境,并学习用正确的六步洗手法洗干净双手。
(二)班级老师可展开班级会议对本班幼儿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出各自班级存在的问题,如保教人员的配合及站位、活动前要求的提出。
(三) 对表现好,不玩水的孩子进行适当的奖励,起到榜样作用,不仅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激励其他幼儿。
(四)玩水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以把水融入到集体活动课上,让孩子们在课上玩水,玩到点上,而不是在洗手的时候玩水等等。
通过本次教研探讨,及时、有效的促进教师扬长补短,有效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真正做到有序如厕、有效盥洗,切实落实常规要求,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