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动成人教育的制度创新

来源:来源:教育局成教科 发布时间:2005-06-14 10:04 阅读次数:893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农村教育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把农村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努力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发展农民技能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和改革农村成人教育,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办学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和创新,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计。

近年来,我县成人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全国区域教育特色示范县为统揽,紧紧围绕 “三新”、“三最”目标,切实推进“三个集中”, 加快我县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认真实施“农民增收教育工程”和“失地农民再就业工程”,创新成人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普、职、成”三教沟通机制,将社区教育纳入成人教育的重要范畴,有力地提高了全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双流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

一、我县成人教育的基本情况

双流县共有26个成人教育学校,464个村级成人教育点(撤村并社建社区前),县级成人教育专职干部3人,镇级专职干部34人,兼职41人,专兼职教师263人。省示范校4所,市示范校4所,县级8所,是成都市省市示范校最多的区县,也是成都市最先为成人学校建立编制的区县(省市级示范校为初级中学建制,其它学校为小学建制)。同时,我县建立完善了以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双流分校、县成人中专学校、县农广校为中心,镇成人教育学校为主干,村级(社区)成人教育点为基础的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扫盲”工作成绩显著,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8%以上,九八年荣获教育部、财政部授予的“全国扫盲先进县”和“全国双基先进县”。目前,我县成人教育呈现多模式办学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人教育工作连续十年被成都市评为一等奖。

具体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县、镇两级政府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加强成教校硬件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二是近两年来县教育局拨出近80万元专项补助款用于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推行制度和机制创新,探索各种适合示范基地发展的所有制形式,积极采取成教校全额投资,成教校、成教校教师共同投资和成教校、社会自然人、经济实体共同投资等多种方式吸收民间资本近200万元,注入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全县26个成教校现已建立18个示范基地,占地近1000亩,部分基地已具备自身造血功能。

(二)注重办学特色,形成不同模式的示范学校

办学特色是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县以特色为依托,大力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一是以兴隆为代表,形成了一校、一场(良种猪场)、二园(名优水果园、花卉水果苗木园)、一基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规模,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农村成人教育示范校。

二是以永安为代表,依托公司、科技示范基地办学,走学校+基地+公司+农户的办学之路,狠抓高新实用技术培训,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几年来,共引进新技术10余个,新品种60余种。引进的“二荆条”一号辣椒在示范基地今年育苗200万株,推广种植15000亩,种植户达12000户,仅此一项就使种植户增效200元左右。目前,常年性蔬菜面积已发展到7万亩以上,建成占地200余亩的名优种苗繁育中心,成为成都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双流县农业“高新区”,成都市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镇。

三是以华阳、黄龙溪为代表,依托大专院校,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以学历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是以三星为主,发展教育扶贫养兔基地,开展教育扶贫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项教育扶贫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全县选择了7个镇20个深丘村自愿饲养的农户,每村建立4户示范户,坚持“五免服务”(免费咨询、免费送养兔技术资料、兔费送技术上门、免费为深丘村特困户送兔种、免费为困难户的病兔打针和药物治疗)。十年来,三星成教校教育扶贫养兔基地为深丘村农户免费赠送优良兔种8300只、成兔种232只,低价出售给农户兔种22600只,总计折合人民币48万元,对深丘贫困学生资助人民币5.1万元,举办培训班206期,培训人次达6万,举办村社干部中专学历培训班四届,赠送各类技术资料15万份。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由此项而产生经济效益达300万元以上。

五是以黄甲、胜利、公兴为代表,走学校+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搞好供(提供技术培训和种子)、产(指导生产,夺取高产)、销(联系组织销售)一条龙配套服务,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形式来指导生产。特别是黄甲镇,根据牧山特点,大力发展黄甲麻羊、高产优质冬瓜、墨西哥海椒、四季苔韭,返季蔬菜等,不断引进新技术,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在科技示范基地中试验、示范,然后进行推广。近三年出栏商品羊6.2万多只,创纯收500多万元,人平增收300元。全镇85%的青年农民现已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三)大力实施农民增收教育工程

我县在全力推进“三个集中”进程中,在全国率先启动了26个镇和14个部门参加的农民增收教育工程。启动至今,对象明确,目标具体,计划周全,配套资金到位;实用技术培训在20学时以上,专业技能培训在60学时以上。大中专学历教育按国家教学大纲执行,严格教学管理,确保培训质量,深受农民欢迎。2003年,全县26个镇、14个部门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短时间内编印培训教材1810多万册,改造和维修教学地点和培训场地,启动农民增收工程学校31所(其中成教校26所),免费受训农民近16281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学员9863人,村社干部1418人,职业技能培训800人,新增农民劳动力培训4200人。

同时,各镇成教校围绕农民增收教育工程的总体部署,针对各自特点,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设专业,优化师资结构,编选教材,严把考核发证,以技能培训为主,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结合、日校与夜校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课堂设在田坎上(羊圈里、兔笼里),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白家、文星两镇地处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土地大多已用于商业开发,闲置了大量的劳动力。两镇成教校紧紧抓住有四川大学、四川教育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多家高校需要大量后勤服务人员的机遇,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很好地解决了26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华阳、万安、九江、金桥等镇成教校也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用技术培训。

全县各成教校积极与农科部门配合,结合当地生产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全县已有1.5万人取得“绿色证书”。在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认真抓好了“两后”教育工作,做到因地制宜设专业,注重实效、选编教材。我县黄甲成教校自编《麻羊的饲养与繁殖技术》一书,现已作为全市的“两后”教材发行。去年共有7615人经过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我县成教校开展“实验、示范、推广” 实用新技术工作列入国家教育部专项试点项目,今年共推广92项。

(四)大胆改革成人教育结构模式

一是积极开展普教成教结合试验。去年,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初中开设成教劳技课试验,总学时数为40学时,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现已有4616人取得实用技术结业证。

二是发展成人高中等学历教育。目前,我县成人教育已有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2098人,成人高校在校生2150人,还有2000多人、参加3000多科次的高教自考,研究生在校生70人(由川师大举办教管专业,教育局代管)。

三是大力开展职工教育。紧紧围绕单位职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结合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开展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各类教育活动。今年培训全县各类干部、职工5696人。

(五)社区教育有序推进

我县以创建“学习型双流”为统揽,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为载体,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立健全了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东升镇紫东阁社区、棠湖社区、华阳镇河池社区、菜蔬社区中和上街社区等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践与探索社会效益显著,得到了市上的高度肯定。去年成立的双流县社区教育学院及各镇社区教育学校,标志着双流县社区教育工作正在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成人教育的制度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切实把“三农”问题这个大课题落到实处,就要求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路、发展机制有一个大的转变。我县各镇成人教育学校主要在四个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一)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创新

成人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有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就能够给成人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兴隆成教校很明确地提出“教育同市场接轨,培训同市场挂钩”办新时期成人教育的新路子,使学校的声誉和实力迅速地扩大。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实际上是抓住了两头,抓住了两个需求。一头是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就要求抓住企业的需求。华阳成教校与服装加工企业联合办学,先后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余人输送到企业,受到失地农民的好评,学校因此拓展了发展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是成人教育的发展机遇,九江成教校培养的焊工成为企业的抢手货。

另一头就是哪些人来就业?我县有30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培训。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明确为农民工的学习培训需求服务。最近有一个调查,问农民工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他们的答案是:学习。一是学习技能,补充文化,因为他们发现有文化和没有文化,有技能和没有技能,收入不一样,发展的前景也不一样;二是学习新知识和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也想融入到城市的文明当中去。

成人教育过去的发展是搞行政推动,今后更多地要靠市场的拉动。在以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以行政的方法来推动成人教育,对成人教育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发展到现在,依然按照旧的办法,不仅难以推动新的发展,还会使成人教育偏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今后成人教育学校一定要靠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政府当然还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但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来拉动,靠贡献求发展。

指导思想上的另一个重要转变,就是成人教育要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过去我们强调成人教育为当地服务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市场是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劳动力市场也是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劳动力是在全国范围内大流动,城乡分割的结果,使很多农村成教校碰到困难,就是如果把它定位在仅为当地农业服务,发展就碰到很大困难。在新的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给我们一个极大的机遇,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和东部地区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已打开大门来从中西部吸引劳动力过去进行中等职业教育;中西部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要调整培养目标,走出农村,大家共同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指导思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成人教育的评价体系问题。什么是成人教育的高质量?就业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要从以就业为导向这个要求出发,来考虑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校的管理,这对于成人教育学校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兴隆成教校提出“一切为了农民子女成才,一切为了农村家庭致富”,在培养结构上按需求设置专业;在教育内容上,提出少理论、多实践,少单一、多综合;在师资建设上强调按需聘用;在内部管理上强调企业化运作。

总之,我们把通过职业培训“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片、致富一方”的口号响亮地提出来,把它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价值标准,从根本上改革成人教育的评估评价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成人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成人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

办学模式的转变主要是“订单式”培养,也就是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来办学。

1.全力以赴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出口畅,进口旺”。成人教育学校首先要找“订单”,实质就是面向市场需求自主办学。兴隆成教校把实现就业工作的关键环节——“找订单”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他们认识到:以学生就业为己任、创建学生就业服务新机制是新时期成人教育的显著特点;面向广大农民,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人教育学校,更要畅通出口,才能兴旺进口;所以,他们是一把手抓就业,而且,在深圳设立了办事处,学校派工作人员在那里抓就业。学校抓住了“订单”,抓住了就业的岗位,就抓住了龙头,牵住了牛鼻子。兴隆成教校坚持以就业为龙头、以订单为龙头来组织整个教学工作。同时他们还把职业教育和职业中介结合起来,搞“一条龙”服务,比如到了深圳,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学校都提供服务。这样,就把职业中介、就业服务结合起来了。

2.按需求设置专业。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专业设置跟不上这种变化,培养的人势必难以就业。中等职业教育,既然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专业设置对准市场就是一个基本前提。否则,培养的人就难以实现就业,也谈不上为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服务。兴隆成教校、华阳成教校、九江成教校的办学实践都体现了这一点,即学校专业设置必须灵活,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市场需要什么,学校就赶紧办什么专业。这是新时期成人教育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确保办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创新办学机制

由于是订单培养,所以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就更高了,实践能力要求很强,而且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目前我县成教校主要有三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一是“依托企业、产教结合”的模式;二是“强强合作、优势互补”的模式;三是“依托区域优势,与企业群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拿到企业的订单,有利于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效果很好。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建设了18个成人教育学校农科教示范基地,变过去“教室里插秧、黑板上种田”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现在,办学的目标任务变了,办学机制也跟着发生重大的变化,实现因“市”制宜、灵活办学,取得明显的成效。

1.实行“1+2”、“2+1”、“1+1+1等灵活学制。

可以是学校+企业,可以是学校+实训基地,可以是农村+城市,也可以是西部+东部,最后一年主要搞实习、实训、实干。总之,要通过灵活学制把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更好地为农民转移培训服务。如兴隆成教校,实践“校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深圳西乡成教校联合办学,仅今年14月年就招收全市的联办学生400余人,效果非常好。

2.坚持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

学制的长短,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资格的要求,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而言,还要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突出短期培训、突出技能型培训,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对于农民工的转岗和学历提高的要求,通过转移后培训和学分银行的办法来解决。九江成教校提出“长班与短班结合、固定办与流动办结合”,农民受了益,学校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3.坚持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并重。

成人教育主要做什么?就应该是继续教育,在职的继续教育,现在的这个机会来了,要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和发展。转移后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夜校和周末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可以办,普通学校可以办,社区和志愿者组织、行业和用工企业都可以办,不但要吸引农民工到学校来,而且要直接把学校办到工地、工厂去。

4.探索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改革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实行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有利于把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衔接起来,有利于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连成一体,也有利于把文化补习、技能培训和城市文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职业和成人学校办学机制的转变。关键是要抓住四个紧要环节,搞好制度设计。一是要设计好学分及其相关的质量标准。职业教育的“模块式”课程或培训项目,夜校和周末学校的课程,企业内部的培训,都可以折算成学分,积累到一定的学分,又可以折算成相应的证书和学历。二是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把学习和培训成绩及时存入“学分银行”,统一记入学习者在“学分银行”的“学习帐户”。三是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招生和毕业制度,在招生注册、学籍管理、考试考核、学生转专业、转学校、毕业(结业)证书发放等有更大的灵活性,特别注意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四是建立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评估、认证和质量监控的机制。 

(四)成人教育学校办学体制的转变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依然是穷国办大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1.鼓励公办和民办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2.加大公办职业、成人学校改革的步伐。

公办学校集中了大部分职业、成人教育资源,必须想办法把大多数公办职业学校都激活起来,核心是办学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在公办学校改革问题上,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职业、成人学校,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改革,特别是要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城乡和东西部教育资源。

以上四个转变,不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然要求,也是向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成人教育制度迈出的重要步伐。思路决定出路。只要转变观念、转变机制,视野就会豁然开朗,这是促进新世纪新阶段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人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发展建议

一是有些部门和镇、企事业单位领导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在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作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个别地方撤销机构,调走人员,培训基地也被挪作它作,工作处于艰难境地。

二是全县成人教育统筹还不足。如职工教育各系统、各部门协调统一不够,投入较为分散;成人中专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办成人中专校、县农广校)重复投入,不能形成合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够。

三是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全县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占四分之一、校舍独立成套的占四分之一,其余学校校舍没有独立成套,办学条件较差,人员配备没有完全落实。现有学校内部设计投入不足,特别是教学配套设施,电教设备,教师宿舍,学生生活设施及相应的配套设计,适应不了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图书资料明显不够,品种、数量均不齐。按省教厅、省农牧厅、省财政厅的文件规定,教育附加的10%(现为转移支付)用于农村成人教育,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用于职工教育,这些政策很难兑现,职工教育至今没有专项经费。

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我县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为“三个集中”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需不断地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建议:

(一)加大成人教育的改革力度,提高为“三个集中”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成人教育要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和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的需要,做好几个结合,提高为“三个集中”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绿色证书”培训,把“两后”教育同“绿色证书”培训结合起来,把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

二要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建立“学校+公司+基地+农户”和“学习、实践、创收”模式。

三要三教结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摆在同等位置,实现深层次的沟通,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正规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实行一校多功能。加强和充实农村成教校,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基地、设备、师资的多功能作用,在教学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开展培训上相互衔接和协作,突出三教的整体性。 

四要农、科、教结合。把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农村劳动者素质培训与先进科技应用、智力开发与经济资源开发、科技进步与思想进步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要借助农业部门的网络建设,科技部门的技术力量,发挥教育部门的阵地优势、教学优势和设备优势,实现农、科、教有机结合。 

五要多项计划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把科技部门的星火计划,教育部门的燎原计划,农业部门的丰收计划,妇女部门的春蕾计划,与农村成人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积极参与农民增收教育工程,扩大为“三个集中”服务的规模与质量

农村成教校要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增收教育工程,扩大农村成人教育为“三个集中”服务的规模与质量,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成为科技致富的骨干和带头人,使转移的劳动力能够在城市稳定就业。一要扩大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二要广泛开展农民使用技术培训、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科技致富骨干培训、积极开展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培训,开展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学历达标教育。

(三)加强领导和统筹,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更好地为“三个集中”服务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的指示精神,加强领导和统筹,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更好地为“三个集中”服务。一要加强农科教等部门的统筹和协调,改变农村经济、科技、教育相互脱节和农民教育多头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的现状,以劳动力培训和技术推广为纽带,依托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形成教育培训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农科教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二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农村成人学校的投入,切实改变农村成人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县、镇、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加强成人学校实践基地建设。办好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双流分校,发展远程教育,加强信息化建设。华阳、黄龙溪、兴隆、三星四所省级示范乡镇成人学校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添教学设施,逐步建立、完善、充实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园,争创国家级示范学校,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三要认真研究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成人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